2019年7月19日至22日,聯盟受邀支持了國際青年能源與氣候變化峰會(International Youth Summit on 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 IYSECC)。國際青年能源與氣候變化峰會旨在鼓勵青年在面對全球性的環境問題時有所作為,為青年在綠色變革中取得的成果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臺,以促進國際、國內青年的對話與合作。本屆峰會以“Climate Change PLUS—氣候行動正向助力”為主題,圍繞“多元氣候治理”“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氣候行動的有效策略”三個主要議題展開。峰會聚焦氣候變化與其他社會議題的交叉領域,鼓勵青年從多元視角關注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推動各個行業的協同參與,并通過氣候行動正向助力可持續發展。
聯盟解洪興主任參與了“溫室地球下的健康保障”高端論壇并做了題為“空氣與氣候協同效益與C平方計劃”的會議報告。同時參與論壇的有印度共識(India Consensus)外聯與伙伴關系高級顧問Manorama Bakshi先生以及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管理學系主任黃存瑞教授。
解主任在會議上表示,“WHO發布報告全球因為空氣污染過早死亡人數一年可能有七百萬,在中國可能有超過120萬。并且其中有很多疾病大家還并不了解,就比如大家可能會想到肺癌,但肺癌的規律只有6%,實際上中風、冠心病,這些疾病由于空氣污染導致的疾病規律達到40%,這些對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光從理念上改變是不可能的,就我們都說要避免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這樣一個路徑,但后來我發現這個路徑可能是無法避免的,就是如果沒有很嚴重的污染,你根本不會知道污染是什么樣子的,根本不知道污染有多可怕”。解洪興表示,“由于強烈的感官特征,空氣污染正好能夠帶來對環境的價值的洗禮。歐美發達國家會更多地關注氣候變化,實際是因為其已經經歷了污染的洗禮,在上個世紀歐美國家已經經歷了各種各樣比較嚴峻的污染事件。就現在去看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科幻的電影,基本上都是大氣層沒有了,然后所有人生活在地下有一個罩子等等。那些其實都是由于當時的污染事件導致人們對自然形成了一種敬畏。當你真正敬畏自然,害怕污染,才能真正有一個保護環境的動力,發自內心的影響價值觀的改變”。
此外,解洪興強調,由于空氣污染與溫室氣體排放都主要來自于化石燃料的使用,空氣污染的防治還會帶來巨大的協同減排溫室氣體的效應。在這個方面,中國已經取得了非常重大的進展。中國在應對空氣污染與氣候變化雙重挑戰的壓力下,探索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綠色發展道路,這些經驗值得許多發展中國家借鑒和學習。
此次峰會由青年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網絡主辦,深圳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中華青年精英項目聯合主辦,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慈善基金會提供戰略合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