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IP加速科技創新,推動全球綠色發展
當今世界在創新的驅動下進入了加速發展通道,人們對科技的關注達到了歷史的新高度。然而,在這場科技盛宴中,那些可以為我們和我們的后代塑造更加清潔的未來的綠色科技,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支持。為鼓勵綠色創新并加速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將“綠色創新”定為2020年世界知識產權日(4月26日)的主題。WIPO指出,2020年世界知識產權日活動將創新以及支持創新的知識產權置于打造綠色未來工作的核心。WIPO呼吁,要探討平衡而強大的知識產權制度如何支持綠色經濟的興起;要探究專利制度如何促進創新,如何推動環境友好型技術的發展和傳播;要研究商標和其他標志如何支持著眼于環境可持續性原則的企業的出現和發展,如何幫助它們提供范圍更廣的環保產品和服務;要探索諸如地理標志之類的權利如何鼓勵更可持續的自然資源利用方式。
提升IP意識,讓中國綠色科技有“芯”,加速綠色技術轉移應用
中國在近年陸續發起了針對大氣、水、土壤的環境污染攻堅戰,環境的立法和政策快速更新,環境質量實現顯著改善。污染攻堅戰不但讓中國持續成為全球最大的清潔技術市場,還推動了中國綠色產業快速發展,已有部分綠色科技創新走到了世界前列。但是與醫藥、通訊等行業相比,綠色行業的從業者普遍知識產權意識不強,尤其對專利的重視不足,在專利質量和專利布局方面較為薄弱,進而導致大部分企業都不能有效的運用知識產權的手段對創新形成實質的保護,開展商業競爭。不僅如此,中國的綠色技術市場還得到了海外綠色技術企業和投資機構的廣泛關注。事實上,中國廣闊的市場、堅實的制造業基礎、充沛的技術人力資源可以幫助創新的綠色科技在中國實現快速應用和迭代發展,加速其實現商業化的成功。然而,在這些科技的轉移和轉化過程中,如何有效的應用知識產權體系以及相關的工具,加速相關進程已經成為一個關鍵問題。
開展“為綠色未來而創新”知識產權日專題培訓
為了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推動綠色技術解決方案的創造、運用、轉移和傳播,WIPO在2013年出資建立了可持續技術交易所(WIPO GREEN)國際合作平臺,為全球技術提供方和需求方搭建溝通聯系橋梁,并提供一系列服務以促成互惠互利的商業交易。自建立以來,WIPOGREEN在亞洲、非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了面向發展中國家的多場促進技術匹配和技術轉讓活動,促成了600余項技術合作聯系。2019年7月,中關村創藍清潔空氣產業聯盟(BCAA)收到了來自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弗朗西斯·高銳博士正式函復,正式成為WIPO GREEN全球戰略合作伙伴。(點擊了解更多信息)
為慶祝2020年世界知識產權日的到來,提升綠色科技領域人員的知識產權意識,中關村創藍清潔空氣產業聯盟將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辦公室,北京市知識產權局、以及北航國家大學科技園聯合作為主辦方,開展題為“為綠色未來而創新”的知識產權培訓活動。本次培訓將引入國際先進的專利戰略意識,幫助綠色科技相關從業者了解知識產權為核心的國際高科技企業商業策略,并學習相關國際知識產權體系和制度。培訓將邀請來自綠色產業、知識產權和法律領域的國際和國內專家作為講師,并組織近100名來自綠色技術領域的創新團隊、投資人、初創企業和其他相關方作為學員。本次活動的支持單位包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節能中心、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生態環境部)、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等機構。本次活動同時也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 GREEN全球合作網絡在中國開展的活動。
活動合作和預報名聯系郵箱:cleanairchina@icc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