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0年,隨著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全球的快速發展并造成社會和經濟的巨大影響,世界各地的人們開始思考人類應當如何與自然以及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更加和諧共處這一全人類共同面臨的終極考題。科技創新應當更加有效的推動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而在當今科技發展的大潮中,那些可以讓人類與自然和更加和諧相處,塑造更加清潔未來的綠色科技,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支持。
為提升綠色科技領域人員的知識產權意識,鼓勵綠色創新并加速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中關村創藍清潔空氣產業聯盟作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 GREEN項目(WIPO 在2013年發起的公私合作伙伴項目)的合作伙伴之一,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北京市知識產權局聯合組織, 在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技術推廣專業委員會、中關村產業技術聯盟聯合會等機構的支持下,于2020年4月26日啟動了題為“為綠色未來而創新”的知識產權系列培訓活動。首期培訓關注了WIPO及WIPO GREEN介紹、國際PCT體系、科技企業的知識產權戰略等主題,吸引了來自綠色科技領域的研究人員、科技企業、投資人等超過350人參與了此次培訓。
培訓組織方計劃于2020年7月30日舉辦第二期“為綠色未來而創新”專題線上培訓活動并將主題聚焦于國際知識產權體系中的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體系,以及氫能及燃料電池行業的技術與知識產權現狀與展望。
本次活動的專題1“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體系概況”涉及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國際局管理的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體系,這一體系使得商標所有人僅通過向一個主管局提交一份使用一種語言及支付一項低費用的申請而在多個國家中同時獲得商標保護成為可能。本課程重點介紹馬德里體系為申請人提供的一套簡便、高性價比的國際申請程序,幫助中國企業有效利用國際資源快速實現商標海外布局。
本次活動的專題2為“燃料電池與知識產權”。近年來,燃料電池頻繁受到政策關注,氫能源車“十城千輛”計劃也推出在即。隨著燃料電池產業的推進和以氫能源為核心的儲能技術的發展,氫氣作為溝通交通、發電和儲能三大領域的關鍵能源氣體,重要性不斷上升,未來地位有望與石化資源比肩,預計2030年市場價值超萬億。自2003年起,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推動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應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在多個城市建立了試點。目前,在氫能產業方面,我國有部分技術已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如光催化和生物質制氫。但在儲氫與加氫站建設等環節仍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明顯。本專題培訓將會圍繞以下知識點,對氫能與燃料電池發展現狀及未來的展望展開系統的講解。
欲跟進相關參會信息,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進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