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報記者周迎久石家莊報道 河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近日發布的上半年全省空氣質量狀況顯示,1月至6月,全省11個設區市達標天數平均為62天,占34.3%, 與 2013年同期相比增加了6天。重度以上污染平均天數為40天,占22%,同比減少7天。全省PM2.5和PM10濃度同比明顯下降。
達標天數張家口最多邢臺最少
“上半年,全省11個設區市PM2.5平均濃度為103微克/立方米,較2013年同期的118微克/立方米,降低了12.7%。PM10全省平均濃度為18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9.4%。濃度值下降明顯,但仍是河北省首要污染物。”河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站長謝劍鋒介紹說,顆粒物濃度的下降,說明各地今年以來打出的壓鋼、減煤、治企、控車、抑塵、增綠“組合拳”取得了效果。
今年上半年,全省達標天數最多的是張家口市,為138天,最少的是邢臺市,為20天。11個設區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由重到輕排名為邢臺、石家莊、保定、唐山、邯鄲、衡水、廊坊、滄州、秦皇島、承德、張家口。
與2013年同期相比,石家莊、邯鄲、邢臺、保定、承德、張家口、廊坊、唐山8設區市達標天數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秦皇島、滄州和衡水3市達標天數減少了2~4天。 石家莊、秦皇島、唐山、廊坊、保定、滄州、邯鄲等7個設區市重度以上污染天數減少了3~22天。邢臺市基本持平,承德、張家口增加5~7天。全省重污染天數最多的是邢臺市,有75天;最少的是張家口市,有9天。
六項污染物五降一平
今年上半年,納入監測的6項大氣污染物中,除PM2.5和PM10平均濃度明顯下降外,二氧化硫全省平均濃度也降為6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26.7%。一氧化碳全省平均濃度為1.6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20%。臭氧平均濃度為9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9%。二氧化氮平均濃度為50微克/立方米,較2013年同期持平。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濃度下降幅度較大,說明河北省燃煤治理成效顯著。”謝劍鋒分析認為,但是二氧化氮主要源自汽車尾氣等,其濃度值同比沒有明顯變化,是因為河北省在治理黃標車的同時,汽車擁有量增長迅速,這說明河北省還需加大控車力度。
自去年以來,河北省與環境保護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簽署了應用合作協議,利用衛星遙感技術監測環境狀況。從遙感監測結果來看,與前3月比較,從4月份開始河北全省空氣質量明顯好轉,重污染面積從6.5萬平方公里(約占全省面積34.5%)降為0.01萬平方公里,輕度污染面積從9.6萬平方公里(約占全省面積51.3%)降到2.6萬平方公里(約占全省面積14%)。
大部分設區市優于相鄰縣
今年上半年,河北省第一批64個縣(市、區)開展了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這64個縣(市、區)中,包括石家莊全部縣(市、區)、各設區市周邊、京津周邊以及污染較重的縣(市、區)。
監測結果顯示,空氣質量較好的前10位縣(市、區)為赤城縣、懷安縣、豐寧滿族自治縣、灤平縣、下花園區、興隆縣、承德縣、懷來縣、青龍滿族自治縣和宣化區。空氣質量較差的前10位縣(市、區)按污染由重到輕的順序依次是峰峰礦區、沙河市、永年縣、清苑縣、正定縣、井陘礦區、磁縣、徐水縣、元氏縣、定州市。
“監測數據對比分析顯示,大部分設區市的空氣質量優于相鄰縣(市、區)。”謝劍鋒說,主要是因為近年來城市綜合整治力度較大,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品質不斷提高,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城市本身的污染源尤其是工業污染源不斷減少。而周邊縣(市、區)在結構調整上相對較慢,對污染源的管理力度也相對較弱。
據介紹,在第一批64個縣(市、區)開展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的基礎上,目前河北省已經完成第二批79個縣(市、區)環境監測站的建設,經過一個月的試報數據后,預計8月1日開始實時公布監測數據。
(新聞來源:環境保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