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下午,青島市“六項治理”大氣和水污染治理工作指揮部召開全體會議。青島市將于8月至11月上旬在市區開展“揚塵整治百日行動”,集中各級各部門的力量,采取掛牌督辦、聯合執法等方式,對市區揚塵污染的突出問題進行整治,堅決扭轉PM10上升趨勢,?打好揚塵整治翻身仗,第三季度取得明顯成效。
青島市上半年,尤其是六項治理以來,城市揚塵污染防治取得階段性成果。建設部門制定了揚塵治理工作導則,將揚塵控制費用納入工程造價和招投標報價;開展工地揚塵檢查751個次,下達整改單332份,處罰工地104個次;督促建筑工地完善抑塵設施建設,全市已有16個施工現場建設了噴膠固化設施,360 個施工現場建設了車輪沖洗裝置,156個施工現場建設了視頻監控設施并聯網;完成裸露土地綠化557處420公頃,市政部門規范建筑垃圾運輸特許經營,總計727輛運輸車施行密閉化運輸及GPS定位裝置,開展運輸車輛檢查3985車次,扣車95輛,罰款166起;組織各區對344條道路實行機械化清掃、灑水和高壓沖洗。李滄區關停了棗山路、天水路、鐵路北站周邊43家砂石企業,嶗山區關停了中心城區6個非法石子加工廠。
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上半年,市區空氣PM2.5濃度同比改善8.5%,超過年度改善6%的目標;SO2同比大幅度改善30.5%;五級(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數同比減少10天。但1-7月, PM10除市北區略有改善外,各區均惡 化。據悉,揚塵污染治理工作涉及部門多,污染來源面廣量大,治理后反復性大。前期,指揮部辦公室聯合建設部門多次進行現場督查,從督查情況看,青島市揚塵污染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存在多個揚塵污染的重災區;二是建筑渣土的開挖、運輸、處置過程揚塵問題突出;三是部分單位未落實揚塵治理主體責任。有的施工單位對治理揚塵污染敷衍應付,堆土僅覆蓋臨近道路一側,有的揚塵問題在整改后不久又恢復原狀,部分支路、小路僅清掃垃圾,不清理積土,暴雨過后道路上積攢的泥土清掃不及時;道路撒漏清理南北城區差距大,主次道路保潔水平不平衡;四是存在管理盲區,裸露的臨時道路缺乏揚塵標準,建筑運輸車輛在沙土道路上通行,揚塵污染嚴重。
下一步,青島市將奮力攻堅治理揚塵污染。一是開展揚塵污染重點區域集中攻堅。針對黃島南港區、市北歡樂濱海城、鐵路沿線、環灣路周邊、李滄婁山后、嶗山啤酒城、城陽雙元路以西、市南團島等揚塵污染重點區域,每個片區逐個攻堅,徹底改變區域污染狀況。二是開展揚塵污染重點行業集中整治。規范石子加工廠、混凝土攪拌站、土方堆放場,使其合理選址、合法經營,完善揚塵污染防治設施。對揚塵防治設施不到位的加工廠,責令停產整改,對無合法手續的石子加工廠、混凝土攪拌站堅決關停。三是開 展揚塵整治專項執法。加大監督檢查頻次,采取聯合執法、錯時執法、視頻監控等方式,對渣土車運輸撒漏、不沖洗車輪、隨意傾倒、建筑工地道路未硬化、堆土未覆蓋、出入口保潔不到位等揚塵污染現象嚴管重罰,按照罰則上限處罰;對工業企業物料堆場揚塵污染防治設施進行加密巡查,對無揚塵防治設施或揚塵防治措施落實不到位的企業,限期整改。四是提高完善治理標準。制定完善暫時無法硬化的臨時道路揚塵污染防治標準,提高次干道清掃沖洗標準和支路保潔標準,組織標準宣貫培訓;擴大裸土綠化面積,對裸露土地進行一次再排查,對近期不開挖的地塊,采用低成本草種進行簡易臨時綠化。五是開展有獎舉報,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
(新聞來源:青島市環境保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