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安徽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簡報》第15期以一個專題簡報刊登《合肥市多措并舉推進秸桿禁燒工作的經驗和做法》。
一是抓科學部署,明確目標任務。根據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的意見》精神,4月25日,合肥市政府印發《合肥市人民政府關于2014年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的實施意見》(合政秘[2014]71號)。《意見》明確,要著眼全市域秸稈禁燒,圍繞城市郊區、機場周邊、高速公路和鐵路沿線、旅游景區等,劃定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重點區域,嚴格落實禁燒措施,堅決杜絕秸稈隨意焚燒現象。
二是抓組織領導,層層簽訂禁燒責任狀。市、縣、鄉(鎮)三級分別成立了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領導組,做到機構、人員、職責、經費“四落實”,實行“統一領導、統一組織、統一調度”。4月9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市、縣、鄉、村干部秸稈禁燒工作千人動員大會,會上,市委書記吳存榮、市長張慶軍親自作工作部署,市政府與各縣(市、區)政府簽訂了秸稈禁撓和綜合利用工作責任書。5月5日全省秸稈禁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后,5月8日迅速召開全市午季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調度會,全面貫徹落實省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進行再動員、再部署。5月30日,市委、市政府再次召開午季秸稈禁燒調度會,參會人員從重點禁燒鄉鎮擴大到5縣(市)所有鄉鎮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人,會議宣布從即日起,全市實行全域禁燒。各縣區、開發區也先后召開了秸桿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會議,層層簽訂禁燒責任狀,明確禁燒責任,落實禁燒措施。
三是抓宣傳友動,營造濃厚氛圍。今年午季,全市張貼《市政府秸稈禁燒通告》3萬份,發放《市環保局秸桿禁燒告示信》70萬份,編印《2014年合肥市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手冊》3000份、《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手冊》1000份,懸掛標語條幅24098條,出動流動宣傳車856輛,發送手機短信40萬人次,鄉、村、組干部進村入戶宣傳禁燒政策,兌現獎補資金,簽訂禁燒承諾書,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真正做到秸稈禁燒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充分利用報紙、電視、廣播、網絡集中宣傳秸稈禁燒政策和各地經驗做法。由市委宣傳部牽頭,市農委、市環保局配合,成立市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宣傳組,大力開展“秸稈禁燒記者行”活動。5月22日和5月27日,省、市多家新聞媒體先后到肥東縣和肥西縣,對油菜秸稈機械化還田、無人機監測首飛、三河鎮聯收聯耕服務新模式和聯戶聯保管理新機制進行了集中采訪和專題報道。對于6月15上午嚴重的霧霾污染天氣,組織了十余家新聞媒體,對各地秸稈禁燒工作進行了暗訪和督查,沒有發現秸桿焚燒現象。
四是抓網格化管理,強化責任落實。按照“市督導、縣(區)負責、鄉(鎮、街道)為主、村(居)落實、組管片、戶聯防”的原則,全市共建立一級管理網格103個,二級網格1465個,三級網格30189 個,落實監管人員4萬多人,布置秸桿堆放點2萬多個,成立應急隊和搬運隊2512個18518人。禁燒期間,三級網格責任人24小時在崗在位,采取“人盯人、人盯地、人盯秸稈”的方式,全時段、全天侯、全區域的死看硬守。肥西縣三河鎮把監管重心下移,探索了聯戶聯保管理新機制,由鎮政府與聯戶聯保牽頭人簽訂責任書,所有聯保戶相互監督、共擔責任,一旦發生焚燒現象,將扣發所有聯保戶秸桿離田還田補助,如果所有聯保戶都沒有焚燒秸桿,不但及時發放離田還回補助,還按每戶40元給予牽頭人獎勵。今年,全市還加強了對種植大戶的管控,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鄉鎮、村居與種植面積在5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簽訂秸桿禁燒責任書,安排專人看守,一旦發生焚燒情況,嚴懲不貸。
五是抓多途徑利用,實現秸桿轉化增值。全市大力推進秸稈肥料化還田、飼料化(基料化)利用、能源化利用、工業原料化利用和集中化儲運“五大秸稈利用工程”。把秸稈機械化粉碎還田作為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主攻方向,加強農機作業管理,嚴把收割粉碎和旋耕還田環節,未安裝粉碎裝置的聯合收割機不得在劃定的還田區域內作業,控制機收留茬高度不超過10厘米。為推進秸稈機械化粉碎還田工作,全市確定21 個行政村為聯收聯耕試點村,由村統一組織機械,對行政村內小麥、油菜實行統一收割粉碎、統一旋耕還田。肥東縣針對老式收割機沒有粉碎裝置的現狀,縣財政專門安排100 萬元,支持加裝秸稈粉碎裝置,確保小麥秸稈能夠機收粉碎。據統計,全市午季油菜機收還回率達到40%,小麥機收還田率達85%。
六是抓政策落實,忠民利民促增收。2014 年合肥市秸稈禁燒實施意見中,調整完善了涵蓋秸稈粉碎還田、搬運離田、聯收聯耕、收購儲運、壓塊、氣化利用等一系列獎補政策。據統計全市各級共投入午季秸稈禁撓和綜合利用資金2.1億元,相當于過去五年投入的總和。其中,省下撥午季禁燒資金3029萬元,市投入2100萬元,縣配套4991萬元,鄉鎮投入10924萬元。將秸稈離田還回補助由去年的每畝20元提高到每畝30元。部分鄉鎮在省、市、縣的補助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秸桿離田還田補助標準,達到50 元/畝以上。目前,全市各鄉鎮(街道、社區)因地制宜,采取回頭發放、現金發放、打卡發放的方式,已將秸稈離田還田補助兌現到位。
七是抓巡查督查,為口大執法力度。自5月15日起,由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市農委、市環保局等20多個市直部門組成的5個督查組、2個巡視組,實行駐縣、駐鄉、駐村24小時督查巡查。市環保局成立了執法巡查組、現場執法組、執法督導組的三級兩層環保執法體系,落實“田主責任追究制度”和“黑斑倒查制度”,一旦發現火點或黑斑,嚴格追究焚燒人和網格責任人責任。尤其對下雨前、上半夜、收工時、放水前等關鍵時段和集中種植區、薄弱區等關鍵地段,加大督查巡查和執法檢查力度。禁燒期間,市環保局12369每天24小時受理群眾舉報做到投訴舉報件件查處到位,回復到人。截至目前,全市環保系統共出動巡查執法小紐約2100余次,執法人員約5315余人次,車輛近1500臺次。發送禁燒情況預警通報短信41條。全市環保系統對違規焚燒秸稈105人給予共計20700元的罰款,有效遏制焚燒秸稈行為。
八是抓考核獎懲,完善激勵機制。繼續將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納入各級政府年度目標管理考核范圍,對完成目標任務的,縣(市)按1個重點禁燒鄉鎮10萬元標準給予獎勵、區(開發區) 10萬元獎勵;對工作成績突出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因工作不力,轄區內有50%以上重點禁燒鄉鎮發生焚燒秸稈的,直接定為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不合格縣(市、區),取消其秸稈禁燒獎勵;導致大面積焚燒秸稈的,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市、縣財政逐級收回秸稈離田還田補助資金。各縣(市、區)也出臺了考核獎懲辦法,對各禁燒鄉鎮進行考核、獎勵和處罰。為強化工作紀律,市紀委先后印發了《關于嚴格貫徹執行全市農作物秸桿禁燒紀律規定的通知》(合紀發[2014]13號)和《關于加強秸桿禁燒巡視督查和問責工作的緊急通知》,對發現的違紀違規行為并造成后果的,按照干部管理職責權限,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新聞來源:合肥市環境保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