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陜西省委、省政府日前召開治污降霾專題會議,學習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傳達環境保護部對陜西省環保工作的要求,聽取全省治污降霾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下一階段工作。陜西省委書記趙正永、省長婁勤儉強調,全省上下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央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部署,把治污降霾作為突破口,把青山綠水作為目標追求,黨政同責打好治污降霾組合拳,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上臺階。
趙正永指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路線圖、時間表和具體的措施、任務,全省上下要認真學習貫徹,端正思想認識,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擺正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把治污降霾作為突破口,把青山綠水作為目標追求,持續努力做好工作,力爭全省環境質量一年上一個新臺階。
趙正永強調,要繼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到陜西視察時提出的總要求,圍繞建設美麗陜西,加快制定山河江坡綜合治理、“八水繞長安”、綠色西安等規劃,要做好排污權有償使用、土地占補平衡等制度創新。要加快《陜西省現代農業園區條例》等地方性法規的出臺。
趙正永強調,雖然去年全省特別是關中城市群空氣質量明顯改善,但治污降霾依然任重道遠。今年要做好以下5方面工作:一是繼續降低煤炭消耗。首先要在認真測算之后將去年燃煤壓減情況向全社會公布,沒有完成任務的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罰。其次,今后每年都要狠壓燃煤消耗,確保總量逐年削減。二是實施燃煤電廠超凈排放改造。三是嚴抓關中地區炸山采石問題,尤其是渭南和咸陽兩市,不僅要嚴禁炸山采石,而且要實施修復工程。四是加快垃圾處理項目建設和農村大氣治理,關中地區農村垃圾處理項目要盡快上馬。五是積極推進治污降霾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婁勤儉指出,要正確處理好發展與環境的關系,堅持保護優先、環境優先,堅決不要帶污染的GDP。關中地區電廠必須按照超凈排放設計。在標準制定上優先使用國際標準,地方標準要優于國家標準,企業標準要優于國家或地方標準;要堅定不移地強化監管,對于偷排和檢查不達標的企業要及時公布,由媒體和社會共同監督;要完善環保設施運行機制,再實施一批濕地、城市通風廊道和生態治理項目;要依托陜西省優勢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努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馮永強 肖穎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