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日,常州市空氣污染防治與協同控制研討會召開。此次會議由常州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和清潔空氣創新中心(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共同舉辦,常州市環保局和能源基金會對大會的召開給予了大力支持。與會代表來自于市級、區級環保部門和其他相關政府部門,部分園區企業和技術企業。
會上,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寧淼博士就全國的城市達標編制經驗與與會代表做了分享,并從國家層面對燃煤小鍋爐淘汰、部分地區燃煤供熱淘汰等控制措施進行了分析。來自常州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所的孫凱工程師,對常州的大氣污染相關的情況做了簡要介紹,包括當前的空氣質量、采取的主要措施、大氣污染防治的支撐能力、重點污染源監控等方面。隨后,常州市發改委、常州市建設局、常州市交通局、常州市城市管理局等地方政府部門,向專家提出了各自部門在常州大氣污染治理方面所做的努力和面臨的問題與困惑。山西省環保廳大氣環境管理處的吳麗玲分享了山西在淘汰燃煤小鍋爐方面的經驗,并表示,常州市與太原市有相似之處,希望山西通過山西燃煤鍋爐治理歷程與經驗分享,對常州市相關工作起到可以參考與借鑒作用山西的經驗。
清潔空氣創新中心(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與常州環科院開展合作,就“常州濱江化工園區VOCs治理建議”,從VOC排放現狀、濱江園區VOC治理措施分析、國內外VOC治理經驗和濱江園區VOC治理措施建議四個方面進行了闡釋。
空氣質量監測數據顯示,常州市以PM2.5和O3為主的區域復合型污染日益凸顯。VOCs是近地面O3重要的前體物,它與其他污染物共同作用生成的二次有機其溶劑也會造成PM2.5濃度升高,VOCs對常州市大氣污染的“貢獻”不小。由于多數VOCs具有毒性,部分VOCs已被列為致癌物(如苯),VOCs還對人體有直接健康危害。同時,部分VOCs也具有溫室效應。VOCs治理成為常州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一個重點。
為支持十三五空氣質量改善方案,支持常州落實江蘇省大氣污染防治計劃具體目標,在能源基金會支持下,常州濱江經濟開發區VOCs污染防治成為了中國清潔空氣聯盟框架下的地方試點項目。項目協助常州市制定VOCs治理方案,開展濱江化工園區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措施研究,為地方政府大氣環境管理體系的改進提供建議,良好地將研究與政策制定有機結合。
值得指出的是,無組織排放是VOCs治理中的重點與難點。美國EPA研究表明,典型的化工企業,無組織排放占整體VOC排放的50%~80%,。而無組織排放由于集中收集困難、不易覺察等原因,控制難度大。濱江開發區率先在江蘇省內開展化工企業VOCs的LDAR試點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有較大提升空間。方案認為,應當以LDAR作為核心抓手,系統開展園區無組織排放的管理,應當鼓勵LDAR相關專業第三方服務機構和公司的發展,園區應當協助企業對第三方的技術水平進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