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6年12月15日 – 由亞洲協會和中國清潔空氣聯盟共同發布的最新報告表明:中美在清潔空氣技術和政策方面的合作不僅能夠幫助中國實現空氣質量目標,并且也能協助兩國實現其在氣候方面的目標。
中美兩國在空氣質量和氣候政策方面的合作由來已久。報告認為,在中國進入空氣質量管理的新階段,也就是更著重于二次污染物如可吸入顆粒物和臭氧而不僅僅是工廠排放的一次污染物的過程中,中美在這一領域的合作將為兩國帶來更大益處。在美國,這一過程持續了幾十年。
實現中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和《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設定的空氣質量目標需要迅速、廣泛地推廣清潔空氣技術,還需要一個有利于制造業創新和技術應用的監管環境。如果規劃得當,大規模推廣清潔空氣技術還能減少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有助于實現中國國策中更長遠的氣候目標。
《重現藍天:中美清潔空氣合作核心機遇分析》這份報告分析了中國在實現空氣質量目標的過程中對關鍵技術和監管經驗的關鍵需求,分享了美國在這些領域的最佳經驗和實踐,并對中美在這些領域進行深入廣泛合作的核心機遇進行了剖析。
通過對中國需求的分析和美國在清潔空氣新興技術研究的基礎上,報告確定了中美清潔空氣技術合作的五個優先領域:
?先進的空氣質量監測儀;
?重型車輛一體化設計與清潔燃料的使用;
?客車和公交車輛電氣化;
?低環境影響溶劑;
?煉油廠、化工廠和管道的測漏檢測與修復
報告也討論了怎樣通過政策監管-從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到技術規定-來協助推動清潔空氣技術的開發和應用。通過借鑒美國尤其是加利福尼亞州在這些方面的成功經驗,報告總結出了如下一些監管設計要素,希望能給中國的監管機構帶來一定參考價值:
●科學技術依據——為空氣質量管理提供殷實的科學依據。
●多利益相關者參與——建立必要的共識、信任和承諾,促進制造業的創新和技術推廣。
●長期的遠景和明確的目標——向制造商、設備業主、政府機構和公眾展示持久的形象和確定性。
●一體化規劃——以最低成本實現多重污染(PM2.5、臭氧、SO2和溫室氣體)減排目標。
●激勵——鼓勵采用清潔空氣技術,并提供撥款資金。
●前瞻性執法——采用現有最新技術;執法計劃與合規策略和技術相匹配;對不合規者實行懲罰;通過質量保證書承諾性能;鼓勵采用準確的標識和認證提高透明度。
報告也對美國18家清潔技術制造商進行了一次小規模調查,了解他們對中國清潔空氣技術市場的興趣以及在這一市場的經驗。受訪者確定了如下五個領域,期待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在這些領域提供支持,以便于他們能夠更順利地進入中國清潔空氣技術市場:
?協助與當地建立合作伙伴關系;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改進監管框架,使之增強執法能力、建立清晰的激勵機制、提高透明度、明確角色和職責;
?提高空氣污染問題的公眾意識;
?促進空氣質量標準和溫室氣體標準以及實現這些標準所用技術的全球協調統一。
報告今日在北京于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組織的第二屆“創藍”國際清潔空氣大會上正式發布。
報告的撰寫也得益于與加利福尼亞州很多政府機構的合作,這些機構承擔著引領清潔能源發展的重任,它們包括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加州環保局和加州能源委員會。E3也在報告的撰寫過程中提供了技術支持。
關于亞洲協會
亞洲協會是全球領先的教育機構,致力于在全球背景下增進美國與亞洲國家間人民、領袖和機構之間的互信與合作。亞洲協會的工作橫跨藝術、商業、文化、教育和政策,就當前各熱點問題和挑戰提供深度觀察,促進對話與交流,以期創造一個共同的未來。協會于1956年由約翰·D·洛克菲勒三世創立,是一家非盈利、非政治性
的教育機構。總部設在紐約,在香港、休斯頓、洛杉磯、馬尼拉、孟買、舊金山、首爾、上海、悉尼、華盛頓和蘇黎世設有中心。
關于中國清潔空氣聯盟
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由十家中國清潔空氣領域的核心科研院所共同發起,于2013年1月23日正式成立,擬為中國的省市提供一個有效的平臺,一方面以推廣國內外先進的理念、經驗、技術、工具;另一方面,加強省、城市以及科研機構之間的交流協作。聯盟的目標是支持中國的省和城市改善空氣質量,減少空氣污染對公共健康的危害。聯盟的參與方包括科研院所、相關省市、以及關注清潔空氣的公益機構和相關企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