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4日,北京:由清潔空氣聯盟主辦的第三屆 “創藍獎” 今日在北京揭曉評選結果。催化燭形過濾器、大氣環境空氣質量在線監測系統、改良型吸附法油氣回收裝置等6項技術脫穎而出,斬獲本屆創藍獎。在這6項獲獎技術中,一半落戶長三角地區,顯示了其強勁勢頭。
獲獎技術涵蓋了非電燃煤污染防治技術、空氣質量監測技術和VOCs治理技術等領域,正對應了當下空氣污染治理過程中的熱點領域。
其中,來自杜爾涂裝系統工程(上海)有限公司的催化燭形過濾棒是一項脫硫脫硝除塵技術,占地面積小,自動化程度高,可以應用在窯爐等非電燃煤、燃氣尾氣處理領域。而來自上海迪勤傳感技術有限公司的大氣環境空氣質量在線監測系統,已在多地推廣使用。浙江省紹興市就應用該系統建立了精確到鄉鎮與街道的監測站點90個,為紹興市G20保障及后續空氣質量管理工作,提供了數據支撐。
此外,其他四家獲獎企業分別是北京億瑋坤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爐沖渣水及沖渣蒸汽低溫余熱回收綜合利用技術,蘇州博墨熱能產品有限公司的一體式燃氣冷凝鍋爐技術,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的快速多點位生產泄漏VOCs磁質譜在線監測系統,及日本系統工程服務株式會社的改良型吸附法油氣回收裝置。今年的這些獲獎技術不僅僅是實驗室中的成功作品,其中大部分已獲實際應用檢驗,稱得上是真正的治霾“神器”。
除以上六家獲獎企業外,本屆創藍獎還特別設立了“未來之星”獎,鼓勵具有優秀潛力的技術企業繼續發展,青島中科華通能源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偉瑞迪科技有限公北京同普綠洲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等六家企業獲得了這一獎項。這六個技術涵蓋了低成本儲能技術,下一代智能傳感器,秸稈綜合利用等熱點技術類別。
創藍獎自開設以來已有三年,共評選了來自16個國家近200項技術,并獲得國內外多家機構的大力支持。三年來,主辦方清潔空氣聯盟一直在努力推動最佳可行清潔空氣技術的應用來加速中國空氣污染治理進程。自2014年起,清潔空氣聯盟在中國的省市不斷開展清潔空氣管理試點工作,目前已經形成了包括北京、天津、廣東、江蘇、山西、深圳等省市在內的10個試點。創藍獎的技術領域與這些試點省市的技術需求密切相關。
接下來,清潔空氣聯盟也將積極為獲獎企業提供系統的技術展示、技術示范、項目對接和宣傳等支持,助其在創藍平臺上加速發展。此外,清潔空氣聯盟還計劃與位于加州的亞洲協共同發起加州-中國創藍加速伙伴關系,以更好的幫助創藍技術在國際舞臺發揮影響。